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世界快看点丨85后手语律师为聋人发声十年:我不帮谁帮

视频加载中...

最近一段时间,短视频网站上一位用手语普法的律师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他叫唐帅,身体健全是一位手语律师,多年来他一直立志于为聋人们普法和帮助他们打官司,为此每年律所要多支出三百多万。采访唐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记者从年前沟通到年后,采访当天时间还被延后了两小时,这才采访到了这位“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唐帅普法视频下方疑似聋人的留言并不符合汉语逻辑,令人难懂,唐帅说,“因为文化和语法问题,聋人无法用文字和正常人交流,因此国内能精准给他们提供服务的律所很少。”

因文化及语法问题


(相关资料图)

聋人无法用文字和正常人交流

过年期间唐帅基本上没怎么休息,因为来求助的聋人太多,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每个律所都能为聋人提供法律服务,但能精准服务聋人的很少,因为正常人很难和聋人进行有效沟通,法律服务和办案就更难了。”唐帅解释道,大部分聋人是无法通过文字和正常人交流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个是聋人文化水平偏低,国内特殊学校对聋人的毕业要求很低,比如说一个高中毕业的聋人,他的文化水平只相当于正常人的小学四五年级,加上聋人的父母会认为孩子残疾读书也没什么用,导致他们文化水平低;第二个目前95%以上的聋人使用的都是自然手语,自然手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是完全不同的。”这位手语律师解释道,聋人要想通过文字和正常人交流,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但目前聋人读大学的比例很低。

记者注意到,在唐帅律师短视频平台账号中,有一些疑似聋人的留言,这些留言语序不大符合汉语逻辑,需要结合视频内容才能勉强理解,例如“请教,健全人有时会言语客气客套,失聪朋友少了语言交流,用手语会否交流更直接没有客气客套?”、“我工资拖时间好久怎么解决”、“唐律师你好!我想你帮我,妹妹威胁婆婆报法院找我房子给妹,以前我公公说盖给我们结婚的时候呢”、“借本金后不还款四年己逾期了,法院催还本金带罚息高一起归银行,还是不带罚息高还归银行?”

唐帅告诉记者,自己的律所是正常人和聋人都服务,服务正常人是“双向选择”,价格谈好才会接;而服务聋人则是“单向选择”,只要聋人来求助,就一定会帮。“聋人们经济条件不好,我们大多是象征性的收一点,基本上算是免费的。”为此,唐帅的律所每年要多支出不少钱,而在去年就多花三百多万。唐帅坦言,“律所的合伙人及许多同事都曾有意见,后来接触的时间长了,也接触多了聋人群体,发现他们很困难,时间长了也就释然了。”

自费帮助聋人维权

曾被威胁5000万买命

唐帅是重庆人,出生于1985年。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他没遗传父母,从小就是个健康的孩子。父母感受过聋哑的痛苦,不希望唐帅生长在闭塞的环境中,因此将他放在外公外婆家居住,并禁止他学习手语。唐帅4岁时,他的父亲生病住院,却无法和医生正常交流,这一幕给了唐帅很大触动,于是他来到父母的工厂,找聋哑人学习手语。

由于家庭困难,唐帅刚上完高中,他不得不放弃就读大学的机会,外出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和父母。但是由于学历太低,他四处碰壁,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外地兜兜转转了几年之后,他回到了家乡。一次偶然的机会,唐帅用手语帮助当地公安局解决了一起聋哑人盗窃案件,就这样留在了公安局成为了一名手语翻译。

曾经聋哑人的案件都让局里警察头疼不已,但是唐帅来了之后,这些问题全都迎刃而解。后来其他区的公安局也都请唐帅过去帮忙,没过几年,唐帅就在重庆市的聋哑人圈子里有了很大名气。有观点认为,唐帅能够有效和聋哑人沟通,不仅是因为他会手语,更重要的是他父母是聋哑人,他在群体中生活过相当长一段时间,非常了解聋哑人。在工作过程中,唐帅发现许多聋哑人遇到麻烦,都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他决定帮助这些人。2011年唐帅通过成人自考进入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通过司法考试拿下律师执照,开办了一家律所帮助聋人和聋哑人。

2018年,唐帅在被“威胁5000万元买命”和“停手就能获得一大笔钱”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协助警方破获一起针对聋哑人的“庞氏骗局”,追回总计约5亿的赃款,同年被新华社冠以“新青年”荣誉称号,还被评为CCTV年度法治人物。

希望培养出“星星之火”

唐帅告诉记者,现在会手语的人不少,但其中真正了解聋人的不多,“来寻求帮助的聋人,比较常见的是劳动纠纷、婚姻、继承这些问题。有的人会来问我,聋人无法用文字沟通,那怎么签合同劳动?那实际情况是,大部分聋人连劳动合同是什么、约定什么、保障什么这些都不知道,这个就是现实。”唐帅指出,许多聋人连怎么结婚、怎么离婚都要跑来咨询。“再有,比如现在许多正常人学习的是普通话手语,而90%聋人使用自然手语,两者之间就相当于普通话和闽南话之间的区别,没法交流的;再比如有的节目会推出同步手语,号称‘无障碍直播间’,但实际上手语语速远低于普通话语速,根本做不到同步。这些都是因为对聋人缺乏真正的了解导致的。”唐帅说,现在社会上一些‘励志聋人’,他们有感人的故事而且可以和正常人交流,除了听不见外基本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这是幸存者效应,在聋人群体中连万分之一的比例都不到。

唐帅不仅自发的在短视频网站上为聋人普法,每年还会招收一批聋人学习法律知识,“让他们坐在办公室里,每天学习法律知识,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用干,然后我给他们工资,我国有三千万聋人,光靠我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我希望能够培养出‘星星之火’。”2020年,唐帅培养出中国第一位聋人律师谭婷,目前谭婷常在网上和聋人视频连线,用手语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

唐帅坦言,自己并非“铁人”,十年来自己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是怎么放得下呢呢?我太了解聋人这个群体了,他们来找我们,就是当成了最后我救命稻草,如果我们都离开了,那他们得有多绝望,我不帮他们谁来帮呢?”唐帅说,中国目前有三千万聋人群体,自己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已经成了一种“惯性”,“上门来寻求帮助的这些聋人,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或者是被欺负的,他们会用满怀期望的眼神看着我,我就会感到很难受,这种难受不仅仅是因为同情,还有无奈,因为我分身乏术,帮不了所有人,只能说能帮一个是一个。”唐帅透露,这十年来工作繁忙,自己连一个完整的周末都没有休息过,因为压力大,自己一度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谈到未来,唐帅表示,“我今年三十八岁,还属于壮年,精力还够,再过几年如果我身体情况不允许了,那我可能真的就要放弃了。我希望有人能接过这个‘接力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王菲

关键词: 法律服务 扬子晚报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3 印度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