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孙国友的万亩林地估价过亿,国家补贴和碳汇收入很可观! 环球微资讯

孙老板前几天因为自家农场缺水而跪下的视频,引爆了网络。


(相关资料图)

抛开其他的不谈,我们就谈谈他那片农场的盈利模式。

1:国家的造林补贴。

一般来说,乔木林,木本油料林的种植,国家补贴是200元。而灌木林,在宁夏,内蒙,新疆等地的种植补贴也是200元。

孙老板的林场据说有一万多亩,种植有乔木,灌木之类的。

按照国家植树造林的补贴来算,他的林地农场,每年光国家补贴这块,就已经收入200万了。

植树造林的国家补贴,只要是通过审批的,是一定会有的。而他种植了20年,不可能不拿国家补贴!

像我们那边,过去很多老板去承包山林种树,都是为了拿国家补贴!那可是香饽饽,一本万利的投资,这事情,一般人还真承包不了。

所以,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他种这万亩林地,全都是自己掏钱的。

2:碳汇收入。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生产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超出的部分,就要交碳汇钱。而种树造林呢,可以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就可以从国家那里拿到碳汇收入。

不同的林地,不同地区,碳汇的收入是不一样的。我国主要的碳汇地区就是西北和西南地区,占国家的35%。

碳汇的计算是,某个林地可以吸收多少碳量来计算交易收入的。

一般来说,我国碳汇交易,大多都是80到200元一亩。

孙老板的林地种植,多为乔木,但没有全部种上树,碳汇收入我们就按平均150元来算。

孙老板的万亩林地,碳汇交易这块的收入就有150万一年。

孙老板的林地种植的乔木,有部分是经济作物。

从网上视频可以看到,还有最近地方供水通告可以看出,孙老板的林地里,种植的树是有很多种的。

有经济效益比较高的丝棉木,国槐树,速生杨等,也有经济效益比较低的灌木,如沙柳等。

怎么说呢,对于孙老板在荒漠边界种树,防沙固沙,这种行为还是值得肯定的。当然了,做公益也是要收入和成本的,他种植一些经济树木,来增加收入,这是可以理解的!

丝棉木,国槐树,这些木材的经济效益很高,尤其是丝棉木,根系和皮可以入药,收益是很高的。还可以作为观赏树出售。

不过,通常来说,丝棉木都是在雨水充沛的地方种植的,因为这树需要大量的水源。

孙老板为啥在荒漠地区,雨水少的地方种这种需要大量水的丝棉木呢?

我想大概是因为那里的租金便宜吧。他2003年承包时,1块钱一亩,承包50年。

如果换成雨水充沛地方种植的话,山地承包可不会那么便宜。我们这边的山地,一年承包租金是几百块。

孙老板的经济树,丝棉木和国槐等树,一年能给他带来多少收益呢?我也不清楚,他具体种了多少棵,没有公开数据,所以不清楚。

不过,我觉得这份收入应该不会少。这几年苗木市场有些疲软,赚不了多少钱。但几年前还是很赚钱的,基本上是十个种树,八个发财的。

牧场养殖赚钱,网上销售,其他途径收入。

从网上一些公开信息看,孙老板还在那里开辟了牧场,做养殖事业,养牛养羊之类的。

养殖这块,能不能赚钱,这很难说,都是看个人本事的,有可能赚了,也可能亏了。

从网上一些信息看,孙老板还做网上销售,看起来生意还很不错的样子。

自从这事件发生后,孙老板的网上生意应该会更加好。毕竟他给人的人设就是一个治沙英雄。

而孙老板的女儿,这几天直播间流量很足,直播收入很高。

这些收入,外人是不知道的。

说不定,孙老板还会以这次事件作为契机,开发旅游观光,农副产品销售等业务。只能说,这收入不低!

最后总结。

孙老板的林地,每年带给他的收入,是真的很高,当然了植树造林每年的支出也很高。

孙老板的林地还有30年承包期,光每年的碳汇收入和造林补贴,30年下来,他的林场就价值超过一个亿了。

而其他的经济木材收入,养殖收入,网上销售收入等等,只会更多。

很多人可能会说,人家2003年以前也是千万富翁,拖家带口的,把所有身家投入到这种树上了。以前他是开宝马奔驰的,现在只能做三轮车了。

他在这里种树的行为,我更倾向于是一种投资,有钱人的一种投资,和其他老板做生态投资的行为是一样的。并没有他自己说的,为了国家,为了纯公益那么纯粹。

前面我说了,他在这里种树造林的行为,总体上是值得认可的。

这么说吧,他只是在荒漠上投资种树了,就成了治沙英雄。而不是想做个治沙英雄,才到那里投资种树。

在西北地区,并不是没有治沙英雄。就像那个牛玉琴,她治理沙漠的最初目的就是治沙,后来治沙成功了,才带领村民一直致富了。

牛玉琴治理沙漠的做法是,先网格种草,固定住沙后,再种灌木,最后才种经济树木,最后又带动了农业旅游等生态项目。

这是一种循环渐进的治沙致富模式。这种模式是经得起考验的。

而孙老板的种树模式不一样,他是一开始发现这个荒漠地区有地下水,然后直接种植丝棉木等经济树木。

后来因为煤矿企业开采,地下水抽空了,他才改种灌木乔木多样化的。

根据当地居民说,他来承包以前,那里就有灌木丛了,并不是他说的是一无所有的沙漠。

孙老板这事,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和煤矿企业,两个企业因水而引起的纠纷。我还是希望央视记者能深入调查,公平公正地报道这事的来龙去脉。而当地呢,也千万别被舆论裹挟。

至于孙老板在那里种树,会不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呢?这个见仁见智了,各有说法。

我感觉最受伤的还是当地老百姓!地下水被抽空了,他们的农业生产怎么得到保障?煤矿企业钱賺走,孙老板也把钱賺了,留给当地老百姓的是什么呢?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