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黔中风光无限好丨安顺加快新型能源发展步伐

8月17日,走进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镇宁自治县丁旗农业光伏电站,烈日下,大片大片的光伏发电板似蓝色海洋,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再由光纤“流”入电网,为绿色发展源源不断“输能”。

“截至到今年7月份,已完成发电量7675.2655万千瓦时,若按照火电煤耗计算,相当于节约3.07万吨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65万吨。”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黔中区域中心主任助理孙嘉文说:“在丁旗农业光伏电站,炎炎烈日正渐渐转变成新能源,为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近年来,安顺市紧紧围绕能源清洁、安全、高效发展的总目标,纵深推进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发展,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从无到有、不断扩大。


(资料图片)

2020年12月底,镇宁自治县丁旗农业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占地面积2600亩,设计年发电量1.3亿千瓦时。

打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之路的同时,丁旗农业光伏电站正在因地制宜同步开展“农光互补”,通过建设“光伏发电+农业种植”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光伏产业,在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的同时,每年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用约120万元。

“风光”蝶变,能源焕新,安顺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项目发展迅猛,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发展“风光无限”。

截至目前,安顺市累计建成电力装机规模617.93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26万千瓦,水电装机172万千瓦,风电装机27.8万千瓦,光伏装机277.33万千瓦,垃圾发电及其他项目装机14.8万千瓦。

由传统的“水火”互济向“火水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绿色新动能不断增强,安顺逐步形成多能互补的能源发展格局。

呼啸不停的风,为镇宁革利风电场带来强劲的电能,巨型“风车”擎天而立,风叶“闻风起舞”,随即产生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站在风机下眺望,风机塔筒上喷绘了十二生肖图案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等文字,让这些源源不断输出绿色电力的“大风车”更有精气神,也为贵州青山绿水再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9年12月,镇宁革利风电场开工建设,2021年3月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设计年利用小时1971小时,设计年发电量9855万千瓦时,总投资为4.1亿元。

“凭借着风力资源,今年以来,镇宁革利风电场完成发电量7053.8348万千瓦时,年累计利润总额同比2022年增加381万元。”孙嘉文介绍说。

依靠技术创新能力,革利风电场当前正在进行智慧场站建设工作,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运维深度融合为本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无人化为方向,以数据、平台、网络、算法为关键要素,以现有集控调度中心为指挥大脑,建设设备智能巡检、5G网络全覆盖、设备诊断预警和分析、智能消防安防、数字孪生系统等集成化管控平台,逐渐实现场站“无人值守、智慧运维”,实现区域协同、精益管理、人员优化 ,进一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效减轻人员日常巡检、报表填报、工单流转等同质化工作量,提升运维人员工作效率。

凭借“智慧大脑”,革利风电场实现设备智能诊断和预警,达到“运维无死角、检修有头脑、故障早知道”的高效低碳运维模式;进一步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追风逐日,向绿而行,一座座光伏电站、风力发电机为安顺的能源发展插上“翅膀”,安顺绿色能源发展步履铿锵,“风光”无限。

数据显示,安顺2022年风力发电3.14亿千瓦时,增速1.8%;2023年1-6月风力发电1.91亿千瓦时,增速17.2%。2022年光伏发电22.95亿千瓦时,增速66%;2023年1-6月光伏发电13.04亿千瓦时,增速16%。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延卿

编辑 杨曦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聂  娜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