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阿特斯破局光伏行业数字化转型难题

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国内光伏行业,光伏产业链竞争态势也进一步加剧。光伏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不仅要关注设备环节,更要考虑非硬件环节的降本以及管理优化,因此,数字化转型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资料图)

Editor

Summary

在过去,“能源大国”这四个字仿佛和中国没有太大关系。不过,随着光伏、储能等产业的崛起,能源大国的定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能源大国”概念开始走向市场,中国已经逐渐晋升为“新能源大国”。

我国光伏产业无论是技术、产能还是市场,均处于国际领先位置。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国内光伏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总投资和市场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光伏发电已经成为能源转型中的主角。

近年来,尽管光伏产业需求旺盛,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光伏产业链竞争态势也进一步加剧。光伏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不仅要关注设备环节,更要考虑非硬件环节的降本以及管理优化,因此,数字化转型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然而,相比于其他行业而言,光伏产业链较长,涉及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等多个环节,各产业链环节在技术和工艺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产业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光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面对数字化转型这道“必答题”,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以下简称“阿特斯”)以自身的实践创新给出了完美答案,为光伏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为众多光伏企业克服数字化转型挑战提供了实践经验。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和太阳能、储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阿特斯是一家比较全产业链覆盖的光伏企业,产品覆盖从拉晶、切片、电池、组件,再到光伏电站、储能电站开发,以及售电业务等都有涉及。

阿特斯在十余年之前就携手SAP推动数字化能力的建设,从企业管理模式到全产业链运营管理、产品溯源追源,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全面落地,跻身中国光伏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梯队。

一、“光伏老兵”的数字化之路

在2021年,光伏产业主要的四个制造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中国的全球产量占比均在75%以上。在这其中,阿斯特就是一个亮眼的存在。作为光伏领域的“老兵”,阿特斯由太阳能专家瞿晓铧博士于2001年创办,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CSIQ)。经过20余年的发展,阿特斯的业务体量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发货量全球排名第五的头部光伏企业。

目前,阿特斯分公司遍布全球6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拥有20多个生产基地,迄今累计全球组件出货量约90GW,大型储能系统出货2.68GWh,客户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光伏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阿特斯无疑也是先行者之一。

阿特斯IT总监邓宏军介绍,阿特斯在2011年就开始引入SAP ECC系统,并在实施完成之后逐步推广到海外销售公司。但是项目实施在全局性上的考量相对不足,更多的是基于库存管理、财务等角度进行实施,为此,在随后的几年中也陆续实施了CRM、人力管理、费用管控等应用系统,构建了最初的数字化体系。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阿特斯的数字化转型也持续推进。2017年,阿特斯将SAP ECC系统升级到S/4HANA,形成了以S/4HANA为核心的数字化基座,将全球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全部打通。

值得一提的是,阿特斯作为全产业链覆盖的光伏企业,如果数字化能力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不仅困扰业务发展,而且对于后续的数字化转型也会带来非常大的阻碍。“在阿特斯体量越来越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广的同时,原有的数字化系统平台已经不足以支撑公司的业务运作,需要建立全球应用系统满足需求。”邓宏军强调说。

基于为业务运营提供更强数字化支撑的考量,阿特斯对现有架构是否符合业务发展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在2021年开始着手搭建全集团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应用SAP数据仓储和分析云进行项目实施,目前一期已经全部上线,标志着阿特斯数字化转型跃上了新的台阶。

二、数字化转型打造业务新引擎

阿特斯从开始着手实施数字化转型至今,在管理模式、业务运营、市场销售、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数字化转型取得的积极效果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比如,在库存管理上。阿特斯的业务在20多个国家运营,同时还利用了大量的第三方仓库,很难掌握全球库存情况,需要人工统计上报到总部,再由总部进行集中汇总,往往需要耗时一周的时间才能统计出数据。“现在阿特斯基于SAP数据仓储和分析云搭建的数据分析平台,定义了全球库存的规格,实现了数据标准的统一化,库存信息准确度也随之大幅提升,在分析云上就能看到全球库存情况。另外,在财务分析上全部实现了实时和透明的数据,能够对成本进行更准确的分析。”邓宏军说。

邓宏军进一步介绍,在供应链端,阿特斯将全球的实际销售订单、销售预测信息汇总在同一个平台,并通过MRP方式预测接下来几个季度的订单接单和执行状况,从而评估出需要的电池、产能有多少,需要外购多少,前端切片、硅料需要多少,这样就能够为运作部门提前采取行动提供支持。“在把库存管理好之后,能够更清楚地了解硅料的状况,比如硅料有多少、已经签订的长单有多少,这是数字化对采购端、供给端带来好处。”

不仅如此,阿特斯通过建立全集团统一的数据分析平台,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为业务提供及时、全面、可信的经营管理信息,达到快速、准确决策的目的,与此同时以数据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数据梳理发现业务变革点,提升业务流程运转效率。在此基础上,阿特斯借助SAP S/4HANA实现了全产业链产品追源溯源,以此大幅提升供应链管理的颗粒度。

“全产业链涉及到硅料、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以及周边很多产品,追溯数据量庞大,单柜牵涉到的数据达2亿条,在此前不能实现追溯时,一旦出现客诉、质量,只能依靠人工逐一查询用了哪些供应商的原材料、用了哪些批次、什么时候采购的,信息极其零散,而且耗费的时间也很长。”邓宏军表示,现在利用数据分析平台的强大运算能力,30秒就能实现全产业链追溯,极大提升内部信息共享和传递效率。

可以说,阿特斯通过全产业链产品溯源追溯,围绕产品销售、物流端、制造端,建立了贯穿产业链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实现了全产业链成本追溯场景,建立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核算,而且实现了订单与库存管理动态跟踪,掌握订单的完成状态与库存状态,从而提升了订单交付的可靠性。

三、诸多成效源自坚强数据底座

显而易见的是,阿特斯在数字化转型上取得的显著成效,离不开数字化工具的支持。邓宏军表示,在阿特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基于坚强的数据底座,阿特斯就能把核心业务“钱”和“物”管理得清清楚楚,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施周边应用、周边数字化转型等一系列操作。

邓宏军介绍说,阿特斯的全球化运营需要考虑多国语言的支持、多会计准则的支持、各国合规性支持,比如,在合规性方面,数字化的手段帮助阿特斯了解每个国家不同的税务监管等要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在各个场景下完成安全合规。另外,SAP不仅支持多会计准则,还会提供特定国家的税务解决方案包。

目前,阿特斯已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实时可视的标准化数据体系。而随着产业链各环节数据的自动流转,阿特斯更是进一步打通了内部供应链、财务、销售等业务单元,不仅实现了客户价值创造的协同一体化,还为其业务决策和管理优化提供了坚实基础。

对于未来的数字化规划,邓宏军表示,阿特斯将主要分三条主线进行实施。第一是搭建数据中台服务于集团管理层,为管理层呈现实时的、真实的、透明的数据,让管理层对集团运行状况有可见性。第二是在后台执行和企业运营层加强建设,包括CRM、OA集成、TMS、SRM等建设,以此进一步夯实数据底座。第三是在智能制造方面进行MES建设、AI智能化应用,现在组件的串EL检测已经全部实现了AOI(automation Optical Inspection)自动检测,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邓宏军特别提到了光伏行业的一个特殊现象,他表示,光伏是一个很有前景的行业,很多“新玩家”都热情高涨地往里面冲,受到冲击最大的是“老玩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被“新玩家”直接工资翻倍撬走,这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我们也希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对高端、高技能人才的依赖。”

“‘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让子孙后代享有一个更加干净、美丽的地球’,这是阿特斯的企业愿景。”邓宏军表示,这一愿景的落地实现,离不开数字化转型的保障,阿特斯在未来将继续携手SAP深度推进数字化转型,将全球运输管理、全球合并报表全部切换到SAP产品上,并在ESG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相关阅读

本文版权归属《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投稿、商务合作、转载请发邮件至

yibingwang@caijing.com.cn

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研究

关键词:


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Copyright   2015-2023 非洲音箱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